黄山学院2013年工作要点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黄山学院2013年工作要点
发布人:
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3-04-10

 黄山学院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认真落实“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有计划地组织研讨会、座谈会和送教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及研究活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提高吸引力、感染力,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确保十八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要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将十八大精神学习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目标,学以致用,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结合“深化应用型本科的内涵认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教育部提高质量30条,结合教育部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等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改革创新。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的科学发展驾驭能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重要决定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加大学习讨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加快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认真筹备召开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拔干部工作民主,不断完善干部竞聘机制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加大干部挂职、轮岗和交流培训力度,着力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的教育管理水平。继续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开展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大在优秀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积极探索学生党员教育考核新模式。严格党内生活,认真组织开展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大局。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不断细化配套措施,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继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入开展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切实加强对校内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强化在大宗采购、基建修缮项目招标及办班收费活动中的执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构筑崇尚廉洁的校园文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高效的辅导员培训培养模式和专兼结合、进出灵活的工作机制,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加强校规校纪、校史校情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热爱学校,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入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积极引导、务求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合格评估整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应用型本科建设

推进合格评估整改工作。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针对教育部评估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认真编制整改方案,贯彻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学长效工作机制,把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内化成学校的自觉行为,把学校在评建工作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教育观念、制度成果、校园文化运用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蕴。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我校实际,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建立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的专业调整机制。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要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力。各学院要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加强新办专业建设,新办专业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学科基础和教学条件。

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2013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定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方式多元化。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集中力量建设若干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充分利用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平台优势,创新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方式和管理形式,努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水平。

规范教学管理。继续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程序化,不断完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干部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水平。以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目标考核。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条件;健全与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实施办法;配备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运行的平稳有序;加大教学监控的力度,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构建教学质量评估分析结果的反馈机制和改进机制。以“高层次、高水平”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目标,强化过程管理,促进质量工程建设上台阶。

三、以团队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实施人才、科研强校战略

全面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筹备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大高学历、高水平、高职称等“三高”人才引进力度,促进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启动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和转型培训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为青年教师的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通过调整结构、合理控制招生规模,逐步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过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创新科技工作体制。高度重视“2011”计划,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推动学校逐步成为具有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省市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狠抓科研团队建设。以实验室、工程平台和研究基地为依托,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促进科研团队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与行业的沟通与联系,继续推进在行业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方面的相互合作。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申报的组织力度,力争有新的突破。继续保持高水平论文、省部级以上奖项、发明专利等科技成果的增长态势,努力提高论文和科技奖励的质量。

加强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科技奖励申报工作组织力度,重视学术道德教育,加大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专利申报和成果转化工作。规范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形成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

四、以加强内部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加强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研究,启动学校章程的制定工作。以责任落实和协同管理为重点,加强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督办工作,强化工作职责与工作时效,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通过科学设置岗位,合理规范职责,强化激励机制,继续完善和修订岗位设置与聘用有关规定;在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的基础上,完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保障学校教职工把工作精力用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上。进一步规范落实人事代理、合同制等人员聘用制度,科学规避用工风险。

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积极探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大学生事务中心职能,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领域,加强心理疾病筛查甄别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完善贫困生资助民主评议机制,构建合理、有效的全覆盖资助体系。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信息丰富的就业单位数据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本地就业、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积极争取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科学优化办学资源配置。进一步深化资产管理和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加强对全校固定资产的监管工作,强化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设备采购招投标质量,优先满足新专业、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增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完善公共实验平台的组织建设。出台相关政策,调动各部门争取社会资源的积极性。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整合办公、教学、财务、图书等各类资源,逐步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和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促进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扩大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加强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和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进一步提高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及各二级网页的管理,坚持适时更新,不断提高网络应用服务水平。

稳步推进基本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规划,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建设管理,高质量完成年度各类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大学生实训中心(风雨操场),2728栋学生公寓,南区知园二期,天然气接入,南区宾虹路大门等工程。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劳动服务新途径、新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广大师生的满意度。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主动适应财政资金划拨方式和管理模式变化的形势,科学谋划年度财务预算,认真开展项目论证工作,以更多的项目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经行为,规避财经风险。开展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工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以建设“示范窗口”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发挥院部国际交流合作主体作用。继续选派院部骨干力量赴国际友好学校考察学习,拓宽国际教育视野。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政策,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明确校、院两级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分类指导,发挥学院的主动性,立足学院,建立和完善“学校为主导、院部为主体、项目为依托”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体系。

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做实与韩国高校、美国高校、法国孔泰大区的三个合作重点;通过学分互认、师生互换、合作招生、学术会议等项目推动与海外院校的多种交流与合作。加大第二外语的教学力度,提高外国文教专家的数量和质量,由单纯聘请语言教师向兼顾聘请较高水平的专业师资转变;建设一些国际化的学科专业,打造一些特色课程。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提升已有的教育合作交流项目的质量和内涵;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开拓新的教育合作交流项目,为学生接受国际化的教育提供条件。充分利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平台,开发和推广各种校际交流项目。加大本科生国际交流的工作力度,创造海外实习实践机会,扩大学生国际交流的覆盖面,丰富学生国际教育经历,服务招生,支持就业。

创造国际交流合作的良好环境。加大投入,健全机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依托地域环境优势,积极争取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政策支持。着重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在加大宣传力度上多做工作,推动国际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努力把学校建成安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一个示范窗口。

六、以民生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和谐美丽校园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特色大学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营造健康高尚、有利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抓好校园文明建设,增强学生自律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自我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机制,建设优良的校风;总结、凝练黄山学院文化精髓,加大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力度,营造协同创新、团结奋进、健康和谐的氛围。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努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网络、校报、广播、橱窗为主要手段,加强新闻宣传,开展深度报道,宣传学校发展;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培育大学精神、培养优秀人才、凝聚师生员工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中心,认真组织、落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凝练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稳定工作预案,做好稳定信息情报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大局。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切实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技防,完善“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增加对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治安保卫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营造和谐美丽校园。关注困难群体,关心青年教工,关爱老同志,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制度入轨、岗位工资分级到位的基础上,完善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和福利保障工作,保证教工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高度重视饮食卫生安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扎实推进节能节约型绿色环保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为师生员工创造优美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支持工会开展工作,做好统战工作和离退休管理工作。认真筹备召开第三次教代会暨工代会,推进科学决策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监督作用。继续加强统战工作,推动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鼓励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管理。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加大对离退休活动的支持力度,丰富老同志的业余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学校关工委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在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才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