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2015年工作要点
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黄山学院2015年工作要点
发布人:
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4-12-18

2015年是收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承启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为总揽,以推进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加强理论武装,全面推进党建思政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实效;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利益。

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保持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班子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好干部标准,配强配齐干部队伍;振奋干部工作状态,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不断增强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意识、履职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建设;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做好干部的外派挂职锻炼工作;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实行并完善党代会代表任期制;落实党务公开、校务公开的各项制度,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教育,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做好对口扶贫县潜山县的驻村扶贫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加强反腐倡廉预防教育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丰富廉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切实增强教育效果,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严格执行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反对“四风” 制度规定,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青年教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青年教工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作用;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赋予校训新的时代元素,总结和凝炼黄山学院精神,逐步形成校园文化的风格和特色,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加大学校深化改革、服务地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方面的对外宣传力度,拓展宣传平台,提升宣传层次,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强化“大思政”工作格局;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好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场专家报告会、百场巡演到基层、百场读书会等活动

二、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继续推进以“深化转型发展,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主题的第五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理清思路,坚定信心,明确方向,积极探索并大胆实践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目标的新举措,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认真学习领会《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精神,按照学校省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推进“八大工程”建设;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谋划制定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校园基本建设发展规划;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工作年会在我校召开为契机,展示学校应用型本科建设成果,助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继续贯彻实施“以生为本合作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好卓越农艺师、卓越工程师等卓越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努力建立“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开放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制度。

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和调整力度。结合地方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型学科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开展专业资格认证;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重点学科;积极创造条件,谋划申报专业硕士点。

继续实施课程改革工程。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加强应用型课程、网络课程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外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着力建设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等网络课程;进一步完善新进教师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继续开展教学优秀奖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激励广大青年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教学。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和规范教学日常管理,加强教学检查督导工作力度,完善专家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的多层次教学评价制度,形成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制度,完善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按要求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好工程实训中心、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风雨操场等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推进教学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建设;依托“提升计划”、“振兴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等重大项目,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求,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力度;严格设备采购招标、验收制度,强化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整合各类资源,搭建校内外学生能力发展实践平台,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职业资格认定、专业社团等各项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提升招生就业质量。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规范招生工作程序,不断提升生源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协调做好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入伍预征、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工作,关注和帮扶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继续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自主创业教育,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遴选大学生创业项目,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设;继续争创全国就业五十强。

三、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申报编制管理“备案制”改革试点学校,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探索用人制度改革,推进用工方式多样化;开展绩效工资改革调研,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适应地方应用型高山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方案;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完善柔性引进机制,结合学校发展和重点学科需求,加大柔性引进人才力度;加大校内人才培养力度,继续扎实推进博士化工程;建立健全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优化配置教师队伍;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加大“双能型”教师培养力度;加强校地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有计划、分批次地开展教师实践锻炼和专业培训,建设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

四、加强协同创新,努力提升科研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对已建立的5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谋划搭建更多的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和优化资源,促进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建设;主动融入地方,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沟通对接,以“校地联动,合创共赢”为目标,精心谋划产学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科研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建设,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科研项目结项率;重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谋划好高层次重大重点项目和奖项的申报;继续加大对徽州文化研究等特色科研的支持力度,服务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和地方文化建设;加强学报建设,凝练办刊特色,提升学报质量。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改革科研管理与评价体制,建立以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转化率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以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让、转化工作。

五、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制定实施大学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大学章程为准则,构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建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

加强内部管理创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行政、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的决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和完善招生、招聘、招投标和财务运行等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提高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管理教育的全过程;加强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体的学工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风和考风建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重视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开展学生宿舍、教室等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大学生事务中心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立项、预算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监管,切实保证经费使用安全高效;完善内控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经济合同管理;积极争取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资金和各类支持资金;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管理,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三十条和教育部实施办法,严格公务接待标准,实行综合费用和项目预算控制,严格控制一般性办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出访活动。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专项治理,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教职工关注热点问题的监督监察力度,加强对实验实习费专项和各类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完成学校基建项目、维修项目专项财务收支审计,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后勤改革,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服务经营协调运行机制;以学校建设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单位为契机,通过加大宣传教育、推广节能产品应用、建设能源监管监控系统等措施做好节粮节水节电工作,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充分发挥新版电子政务系统功能,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办公。

六、深化开放合作,努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深化开放合作办学。树立全面合作、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借鉴省内外高校应用型办学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的筹备工作,注重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利用校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努力实现校地、校企在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通力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战略联盟,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或多赢,扎实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加大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的力度。认真总结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建立全方位校地合作机制,进一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合作效果;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服务美好乡村建设和地方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有序开放学校教育科研资源。通过有序向企业、行业、社会开放教育、文化、科研、体育等资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并通过教育科研资源有序开放,进一步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助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扩大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合作平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做好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与韩国、美国、台湾、法国、德国等境外教育机构在学生、教师与科研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中介机构拓宽出国留学渠道,进一步做好交流生计划、海外实习、海外研修以及联合培养等项目;依托“政府奖学金生”项目,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关注民生,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扎实推进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学生宿舍、徽州美术馆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完成校园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完善南北校区校园基本教学和生活设施;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改造,提升徽文化广场品位;规划并实施校园“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有计划改造和提升现有绿地的品质和环境品质,为师生员工创建优美怡人、宜居宜业的校园环境。

深入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强化校园的综合动态管理,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文明创建包保责任制,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好卫生防疫、食品、消防、交通、群体活动等方面安全工作;继续加大技防投入力度,完善校园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管,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校园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关心并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进一步改善师生工作、生活条件,完成知园二期工程建设并交付使用,使教职工安居乐业;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做好教职工体检工作,关注师生健康,关爱老同志和困难群体。

切实加强工会、统一战线、共青团、离退休工作。发挥工会、民主党派在学校民主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扎实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工作的育人和服务功能;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工作,坚持对老同志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